我們知道,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,白皮松亦是如此。為了獲得充足的陽光,在栽種藍田白皮松時就必須保證:①一定的密度;②定期修剪白皮松。下面,藍田白皮松的小編就從這2個方面詳細為您介紹。白皮松的栽植密度遵循一個原則,保證樹冠5年左右生長空間,這樣既能保證苗木正常生長,又能充分利用土地。這個原則的實現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。
1.品種差異:白皮松也有品種差異,而且很明顯,多頭和主干明顯是品種差異的主要表現,孤植情況下不同的品種白皮松高冠比差異也很大。有明顯主干獨頭的白皮松高冠比較大,一般在3:1至2:1,整體呈塔形。多頭無明顯主干的白皮松高冠比在1:1左右,呈球形。兩者樹齡越大差異表現越明顯。
2.樹齡差異:不同齡級的白皮松生長量差異很大。一般高0.8米進入速生期。
3.水肥、養護條件:不同的水肥、養護條件生長量肯定有差異。
4.及時調整:在株間側枝重疊之前及時移植間苗。
白皮松的修剪主要是培育需求和干死枝的疏剪為主。白皮松在幼齡期(高0.5米以下)修剪主要是以去除地上5厘米以內的側枝為主,以達到促進向高生長的目的。若培育獨干苗可保留粗壯優勢主枝,去除細弱側枝;高1米至1.5米左右的白皮松若培育帶干苗木,可剪除高0.3米至0.5米以下的側枝,以后每幾年修剪一次直至達到預期的露干高度。此時修剪的好處是苗木處于速生期,且側枝較細易于傷口愈合,不留疤痕。修剪全年均可,但要涂抹愈合劑減少傷流。落地冠苗木不用修剪;當白皮松達到一定高度會自然疏枝,此時要注意修剪膛內干死枝,改善單株的通風透光,促進健康生長。